分类目录归档:全部

TED我们来喽

新队员开始第一轮培训

#小鲜肉#  #吉速活动#

准备好向黑恶老司机低头了吗,少年?

就在上周老司机养成计划正式启动,刷卡上车的新司机们要扶好坐稳哦。

“新一波老司机即将抵达战场”

吉速车队代表受邀参加TEDxJLU演讲节目

#TED#  #匠心#

我把我男神给你看一下,就看一下哦。

张诂诗曰:“精华在笔端,咫尺匠心难。”匠心者,指巧妙的心思。所谓“咫尺匠心难”,既在于“匠”,更在于“心”。

也许这就是我们不一样的心路历程。

“我仿佛听到你说小编也很帅”

关注我们,

快到碗里来。

吉林大学天火吉速车队

张留瑞 | 文

张文 | 编辑

 

TEDxJLU | 我为什么选择”荒废”青春

这篇是我的演讲稿和ppt合并推送,

送给那些没有亲临现场的你们。

我所说的每一句,

都源自内心深处的最真实想法,

不期待所有人的共鸣,

只呼喊出自己的心声。

这一晚的18分钟,

属于我,

更属于身边这两台与我并肩作战过的赛车。

接下来,

让我们欢迎第一位分享者,

来自吉林大学天火吉速方程式赛车队的安峰。

As black as night…

大家晚上好,我是安峰,来自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车辆工程专业,是吉林大学天火吉速车队的一名队员。

今晚很荣幸,TEDxJLU能给我们车队给我这样一次宝贵的机会为大家带来这一次演讲。那么接下来的18分钟我将带领大家走进我们这一群所谓“疯狂的工科男”的世界,将这三年来自己在吉速车队的心路历程分享给大家。

我在演讲的题目中用到了“荒废”这个词,那大家可能认为想要表达的含义是我因为加入车队,把自己的大好青春时光浪费掉了,实际上这样讲倒也不失偏颇。那么我口中讲的这支车队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到底是干什么的,为什么拥有如此迷人的魔力每年令那么多怀揣着赛车梦的孩子们参与进来?

其实简单地说呢,我们就是一支学生赛车团队,每年设计制造一台赛车,然后拿去和大家一起比赛,就是这样。

那么接下来呢,我们着重讨论一下第三个问题就是,车队到底有什么样的魔力让这些学生凑在一起去做一件没有薪资没有任何物质报酬、并且在常人眼里看来“大学生造赛车”无异于“农民造飞机”一样毫无意义甚至有些可笑的这么一件事。这也是我这次演讲想要诠释的中心内容,我为什么选择在车队“荒废”青春。

谈到大学生活,我相信在座的很多人对这个词都会有不同的解释和认知。那么我在网上查了一些关于大学生四年主要活动内容的统计,做了这样一个饼状图出来。

大家看到了其实很大一部分人在大学选择了每天靠电子游戏度日的生活,我一个同学就是这种典型,那么我又做了一张图是关于我们两个人全年的课余活动一个时间线对比,大家可以看到,我在他夜以继日玩游戏的时间中,自学了汽车构造和赛车驾驶理论、学会了建模和零件设计、和赞助商企业沟通签订赞助协议、学会操作机床及3D打印设备、参加全国大学生卡丁车联赛、风洞实验、赛车驾驶及调试以及参赛,包括我仍然没有列举的还有很多很多。

当然了我这样说我的室友有点夸张啊,我估计他要是看见会打死我,但是我想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呢,在车队每个人从事的事情都非常丰富,同时思维和眼界都得到了极大的拓宽。我们更像是一家极小规模的公司,有自己的目标、产品、品牌形象和团队文化,在这里你所能接触的事物和认识的人,在平凡的大学生活中是很难想象的。

那么从我自己的理解出发,大概把自己入队至今的心路历程分成了三个主要阶段:

I like;

I undertake;

I have to.

第一个阶段是I like,我喜欢。没错加入车队的最初动机就是纯粹的喜欢赛车,因为我从小到大都怀揣着一个赛车手的梦想。

这个阶段我们心里只有一件事就是全神贯注地造好这台车并做到精益求精,可能大家无法想象,很多时候我们连夜修改设计,通宵加工零件,茶饭不思最终的目的就是通过某些结构的优化和改进让整车再减重几十克,能做得更好的,只要有时间有条件,就一定要追求完美。如果大家能够靠近一点看我们赛车细节的一些处理,就会明白我们已经在大部分的零件及结构设计中将轻量化做到了极致。

我觉得从这一点上讲,车队造车的理念和今天大会的主体“匠心”是非常贴切的,所谓“匠心”就是工匠对自己产品的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力求极致的精神理念。很多时候这台车在我们心中已经不仅仅是一件作品或比赛的工具。从一颗螺栓一支零件一点一滴拼凑起这台完整而又完美的赛车,它浸注了我们太多人无数的心血,已经成为了我们的孩子、我们的爱人甚至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我认为我们这群造车的人,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群包含青春激情与热血的青年匠人。

其实有些时候我会幻想自己当了父亲,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是怎样的感受,我想大概和这种感觉是一样的吧。

那么伴随着时间的推进,自己在队伍中需要做的事情也越来越多,站在了某些关键职位上时,一切就不如最开始那样充满热情与希望了。这样就来到了第二个阶段,所谓的I undertake,我承担。在这个时期我会成为一部分人的领导,同时又要听从队长的指挥,需要的不仅仅是设计制造的能力还需要有协调与部署的能力,我发现我所做的事情已经不再是我想做的事情了。但是出于对车队的热爱和对赛车的负责,我会尽最大努力做好自己当前的工作,为整个队伍的发展与项目进度的推进贡献尽可能多的力量。

可以说这个阶段延续的时间是最长的,占据了我在车队工作的大部分时光。但是我们和真正工作者最大的不同在于,我们所谓的工作是没有人给钱的,这和公司不一样。

很多白领工作在自己不喜欢的岗位上日复一日,往往不是说这个人他有多高的职业操守,而是说他需要这份职业去填饱自己的肚子。我们,恰恰是反过来的。

虽然说每年我们都会有赞助商承担制造赛车过程中大部分的开支,但是在赛季的前期我们是拿不到钱的,那么需要买零件买原料需要加工的时候怎么办,为了不影响造车的进度,我们在购买零部件的时候需要献出自己的生活费,每个月吃土度日,那这很明显不是我们意愿去做的事情,但是我们为了比赛,为了能把车造出来,大家吃苦受累,剁手砸钱都是不在话下的。

这就是我所谓的第二个阶段,我承担,不仅是承担自己不是那么喜欢的工作,还要承担相当大的经济或者其他方面的压力。

那么,第三个阶段可能大家就不甚理解了,I have to,我不得不做。

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难道真的是有人逼着你去做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吗,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就太痛苦了吧。没错,车队中但凡是经历过这个阶段的人,一定是有过一段痛苦而挣扎的斗争过程的。

之前也提到了车队的所有成员都是在校学生,包括站在金字塔尖的队长、经理等,每个赛季的领导者大多是大三大四的老队员。但是抛开车队不说,他们自己也到了面临找工作、实习或考研种种压力的时候,实际这真的对于他们来说是一次极大的考验。

每年赛季结束换届的时候,需要进行车队构架的交接与重组,我见过很多能力很强的老队员,他们拥有足够的实力,拥有担任新赛季核心领导人的机会,但是他们之中的大多数都选择了放弃,迫于现实的压力,他们带着不舍离开了这个团队。

但是仍然会有这样的人,在经历了煎熬与纠结之后选择留下来,承担下一赛季至关重要的角色,带领着队伍继续前行。

到了这个阶段,车队在他们心中的价值已经远远不能用热爱与梦想这样的词汇去承载,更多的是在经历了痛苦的抉择之后,出于责任,出于担当,把这份重担继续扛在肩上,坚定信念在这个不谓名利一心向前的战队继续贡献自己最后的力量。

所以我说I have to,不得不做,别无选择。

 

好多时候我们在p房,在训练场休息的时候,会坐在一边看着这台车发呆,我会去观察车上的每一个零件、每一颗螺栓,看到它们就会想起一个故事、一段回忆和留下这些痕迹的那些人,他们有些已经离开了,有些还在。我会想,究竟是什么力量把我们这群素昧平生的人拉扯到了一起,毫无怨念和犹豫地去做一件常人看起来无法理解甚至有些可笑的事?

我闭上眼睛,会纠结很久很久去思考这个答案。它让我熬了无数个日夜,它让我几乎没有课余和假期时间,它不仅没有给我任何的报酬,反而每个月会莫名其妙花掉我好多好多钱,它也给不了我免试研究生的名额或者奖学金,它甚至强行地占据了我三年的青春,最好的时光啊,值得吗?

但是当我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这一切纠结和疑惑都会烟消云散,因为最有说服力的那个答案,其实就在你眼前。

有这台赛车就足够了。

 

曾经看过夏鹏老师在书中写过的一句话:

“什么是信仰,

信仰就是不去计较结果的好与坏,

毫无保留地进行一次投入。”

我觉得我们在这支队伍所做的事情,所造出来的这台车,就是一种信仰。

有人问过我,你因为车队荒废了这么多时间和机会,走到今天会不会有遗憾?

我想,也许会因为错过一些事情会有些许遗憾,但那已经不重要了。来到车队,一开始是因为一份热爱,后来是因为一份坚持,到现在是因为一份责任与信仰,这些已经足够用来充满我此生不换的无悔青春。

我为什么选择“荒废”青春,

因为这台车,

因为这是我的信仰。

谢谢大家

最后

在这里特别感谢

在演讲现场负责赛车布置与运输的后勤队员

特别感谢

长春天火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

感谢天火委派的运车司机

感谢一路走来

一直默默支持我们的你

关注我们,

一起来“荒废”青春。

吉林大学天火吉速车队

Annssen | 图文

谢坚 | 摄影

 

吉速车队2017赛季纳新工作回顾总结

两周的时间,看似很长
却又一转眼已经过去。
刚结束16赛季的我们 
来不及歇息来不及放松
马不停蹄的拉开了2017赛季的帷幕
纳新工作到现在已经正式结束
来跟着小编一起回顾一下吧
逸夫楼
纳新宣讲会

啦啦啦~
还有俺们的组长们~
就不一一爆照啦
要是还记不住,就罚你去手撕碳板
笔试
软件考核
最终面试
经过了前三轮的轰炸
我们只为等待最好的你
 
关注我们,
 
蹑影追风。
 
吉林大学天火吉速车队
张文 | 文

2017吉速纳新宣讲会回顾

开场准备中

是不是很像学霸呢?

其实我们只是在写大标题。

宣讲ing(嘤嘤嘤)
主持人
指导教师:王达
这就是咱们达哥了

都说认真的男人最帅 是不是很帅呢

悬架组宣讲人
毛世旺
转向组宣讲人
陶书鑫
传动组宣讲人
张国庆
制动组宣讲人
池霖
中场休息
积极回答问题有小礼物哦

看那拿礼物的心太迫切 速度太快

相机捕捉太慢 都只能拍花了呢

认真脸

下半场

发动机组宣讲人
杨港
车身组宣讲人
刘立源
车架组宣讲人
梅娜
电控组宣讲人
秦学志
市场部宣讲人
朱雯曦 刘璐
所有的组介绍结束
不应该这么严肃的   对吧

关注我们,

正在待命。

吉林大学天火吉速车队

张文 | 文

王赛  秦越嵩 | 图

Gspeed2017 | 与其苟延残喘,不如纵情燃烧

这是一篇包含不甘与怀念的苦长文。

But I love you more than life.

  走在南岭的杏花大道上,看两旁干枯的杏树枝在晚秋的冷风中摇摇欲坠,一场不大不小的雪后,金黄的树叶不再铺满大街,被初冬的寒风吹散,不知去向。阳光铺洒在匆匆的路人身上,而紧裹围巾的我却感受不到丝毫的温暖。

终于,长春的秋天伴随着结冰的路面渐行渐远,裹挟在人流中的我提了提上衣的拉链,加快了赶去教学楼上课的步伐。第七届FSC落幕已有半月,抬头看看长春的蓝天白云,突然好奇啊,襄阳那边的雨你下完了吗。

我本以为时间真的会淡化一切,而心中久久压抑的情感,还是在看过了一篇又一篇关于FSC落幕的文章后,像发动机冷却液一样在内心急剧升温,沸腾,好似将在无法预知的时刻喷涌而出。

永远忘不了那个周六的上午,寒冷伴随着中雨,戴着黑色头盔的我躲在收车区帐篷下,看着我们的第七代赛车在离我最远的那个弯道径直冲进了草地。那一刻,我竟十分清醒,脑海里放映着这一年来这台车从电脑屏幕到实体的无数个画面,为了它挥汗拼命的无数张脸庞,装车修车经历的无数个日夜……

就从新车落地的那天说起吧。

    那是正值炎暑的七月23号,刚好在我的15天休假期间,在家中用Keyshot做着新车的渲染动画,隔着屏幕看到了七太子出生的照片——笔直的侧置进排气,加宽的轮胎,高高挺起的前部车架……即便是最简陋的模样,远隔千里都能感受到它强大的气场。

看着队友发到群里的试跑录像,迫不及待地想回长春,亲身去体验它的速度,亲手去把握它的方向。

后来,我们开着那台任劳任怨的哈弗H5,拖着天火公司为我们制造的房车辗转了整个长春南郊,水泥地,停车场,断头路……新车测试由于场地的限制迟迟无法顺畅地开展。
在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技术检查与规则化修改相继艰难进行的那段日子里,我们逐渐完成了空套、车身、传感器等等的装配以及风洞实验,盼啊盼,终于盼到了动身去赛场的日子。

九月24和25号两天的时间,骚哥辉哥和我坐在陆巡的后排,在天火两位司机的恪尽职守下,晃晃悠悠地一路100巡航从长春跨越半个中国,拖着房车和七太子撩到了襄阳。

那晚下高速后,看到赛车场的绚烂灯光,我仿佛有种错觉像是回到了故乡,头伸向窗外大声尖叫,发泄着一路走来的枯燥与疲惫,迎接梦一般生活的到来。

整个赛季下来,那似乎是我最兴奋的一刻。

因为从正式训练的第一天开始,我们的练车阶段就充满了事故与坎坷。

     第一天也就是九月26号傍晚,在后场练习绕桩的我开掉了这赛季七太子所掉过的第一只轮子。
——右后hub中央螺纹根部断裂。

 

然后,拆车,因为备件在物流,没有发到襄阳,连夜找本地的加工厂做了钢制的加厚hub,即便是这样,第二天全天我们的车也没有出过p房,而襄阳的雨也就在那一天停了。

那天,太阳探出了头来,p房不再一片潮湿阴冷,大家都很开心。后来想想,要是雨再多下个哪怕一两天,可能到最后也不尽是那样残酷的结果。

第三天,在更换了两个钢制的后轮芯之后,终于我们的车又生龙活虎地摇摆在襄阳赛道的后场。平静的午后,在我下车之后昊哥上去做又一组绕桩测试的时候,左前轮在所有人的意料之外毅然决然地脱离了赛车,车子猛的向前沉了一下,一脚重刹趴在了桩桶的一侧。

同样的位置,同样的裂口,迫于当时时间紧迫,预算超支,只换了后hub,我们真的有些大意了。
于是又是连夜的抢修,又是挣扎在梦境与现实边缘的我们,数不清是第几次凌晨一点多回到宾馆。
那时候我们坐在天火的全尺寸越野车兰德酷路泽上,却总是祈祷它若能再大一些就好了。

仿佛对于我们的车,历练与挫折总是经受不完的。接下来上赛道练车,又凸显出了一个致命的问题——方向盘回正力巨大且力回馈极其不线性。当时的小赛道,按耐久的里程需要持续开11圈,而骚哥和我同样都是开到第四五圈,在高速弯胳膊只能拼命挣扎。
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早上没吃饭,六点多上赛道,四圈过后体力不支下场,我的双臂甚至无法把自己从座位里撑起来,整个一上午小臂的肌肉都一直在肿胀,酸疼。

那一段时间一点睡六点起的作息本身就已经很折磨人,再加上要驾驭那可怕的转向手力,除了坐在车里在赛道上全神贯注之外,整个人都是处于荒废的状态。

后来,重新加工了小尺比的转向器,我们又熬了两个晚上重新焊接方向盘支撑和转向器支架,辉哥拿着焊枪和焊丝,一怼,就是半宿。

后来接连着,前翼撞碎;upright严重变形;轮到骚哥开掉了第三只轮子(轮辐断裂);临近开赛时右前摇臂支撑耳失稳变形;油箱吸油不足;传动销间隙过大……

看到这可能大家无法理解我们为什么非要拼命通宵修车,那么不珍惜自己的身体和精力。因为实际上在襄阳的每一天,我们练车都要承担高昂的场地费用,赛车出问题了,必须在非练车时段内把问题解决掉,才不会影响第二天的正常练车。那段时间梦想赛场要正常营业,每天只有早上六点到九点是可以供我们上赛道测试耐久的。而且随着比赛的临近,越来越多的车队进驻,时间对于每一家车队而言,能利用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极为宝贵

所以那段时间,夸张地讲,我们赛车每出现一个致命问题,都像是在摧残着我们的生命。

但是至少我们没有退缩,就像配乐里的那句歌词

终于,伴随着永不停歇的绵绵细雨与刻骨的寒冷,第七届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在阴沉与压抑的色调中拉开了帷幕。

在蒙蒙的细雨中,排位30进车检的我们在那天早上依然没有如愿早早地把赛车准备妥当,各种拖延与慌乱也为整个队伍在全程比赛所展现出的急躁与紧张奠定了基调。

伴随着对讲机的轰炸与保姆车的沉重,解决了超行程开关、转向柱定位销以及右前轮不锁死等等问题之后的我们在一天半的时间中贴满了所有的车检标。最终,车重定格在214公斤,这也算是在沉闷的天气中为数不多值得令我们欣慰的一件事情了。车检完成的那天中午我跟在最后推着保姆车,召集大家去大陆的展台合影,然后一起大喊了三遍,吉速,必胜,吉速,必胜,吉速,必胜。

然而当我以为终于把开赛以来积压的各种不快吼得一干二净的时候,当我以为接下来的动态赛终于到了我们该扳回一成的时候,第一场直线加速就伴随着一场史无前例的事故把所有人的期待推到了悬崖边上。

我在发车区目睹着我们的赛车在一次噩梦般的转向过度之后打转180度,倒退着猛击在赛场最北端一号弯的轮胎墙上。

那一刻心脏是窒息的,我像个傻逼一样记不得拿起推车杆,一动不动地站在原地,凝视着远处陷在草地中翘起车头的30号战车,心想恐怕一切就这样结束了。
万幸,只是撞掉了尾翼第三片和端板,扩散器受到轻微损伤。
推回维修停车区,我们拿起AB胶和铆钉枪,豁出了老命与时间赛跑着。大概是过了不到半个小时,我们修复了扩散器与尾翼,复检通过后再次推到了直线加速的起跑线上。
可惜我们依然没有跑出我们所期待的成绩,即便很困惑很不解很难以接受,心里还是想着那就这样吧。至少在这生死攸关的一个小时内,我们已经把能挽回的能拯救的,全都拼回来了。

然后,利用当天剩余的赛事时间,我们拿到了次日八字的入场优先位次。惊心动魄的动态第一天伴随着后怕庆幸遗憾与深入骨髓的疲惫,便这样告一段落。
第二天早上虽然被组委会加油设备的故障耽误了一段时间,我们终究还是顺利地跑完了八字,并发挥出了平时练车的正常水平。趁着这股峰回路转的士气正旺,我们连续排了两个动态练习后将车子推到了高避的赛场。

最快是一分零六,却带了龙门前s弯的两个桩。
“至少我们是比较快的,车子的实力已经被证明了。”
我们也只好这样安慰自己,虽然自己心里很清楚这远远不是这台车的极限。

我们理所应当地再一次没有进入top10,排在早上的第五位耐久发车,那晚我回得很早,耳畔回响了许久大家关于明天何时下雨的讨论与猜测。
没跑过雨地赛道的我,无疑是比所有人都紧张的。
耐久的那天早上,大多数时候我坐着或者站着,总是把冲锋衣的帽檐拉的很低,不让大家看到我眼神中的无措。在昆仑帐篷里看着排队的七太子和我们的团队,我想最起码我要表现得看上去很镇定,让大家对最后一战能够算是由衷地充满信心。

当时对自己的期许,不带半点假话,认认真真地去拼它七圈,把赛车平安带回,就算是莫大的成功了。

我这样想着,雨点便毫不留情地噼里啪啦落了下来。

最终天气并没有按我们期待的形势发展,我们在雨势最大的时间段发车,而午后的top10,天公适时地作了美,让那幸运的十位宠儿跑出了一场精彩的表演赛。

命运是很喜欢开玩笑,喜欢用一些捉摸不定的把戏去考验你,有时我们看似蒙受了不公的待遇,实际无非就是被命运的玩笑难住了而已。若是真的做了充足的准备,经受了万分的磨炼,上天出了一道再难的题,我们也一样拥有写出答卷的实力与勇气。
赛前练车的那段日子,无论是在长春还是在襄阳,我们几乎没有做过雨地的测试,由于缺乏雨战经验和对油箱有效容积的顾虑,耐久时采用了过于保守的overrun fuel cut数据,伴随严重的转向过度,让我们的车子变得极其难以驾驭。弯中的动力突变会在一瞬间破坏赛车的平衡,车手几乎没有反应的时间去做及时的反打修正。目睹了前几圈一次又一次的打转与救车,在第五次毫无征兆的spin之后,30号战车横在赛道上再也没能回过头来,永远地留在了一旁的草地中。
没错,这一次我们彻底地败了。
回忆录写到这里,趁着伤疤还没愈合又狠狠地撕扯开来,让大家看到了这皮开肉绽般的折磨与痛苦。

“沉沙折戟当自省,尝胆七载志未平”

    七年了,这道坎我们终究还是没迈过去。
前些天去了实验室,看到黑板上自己一年前勾勒的新赛季粉笔画,不禁为之所动,恍惚之间这一年已经匆匆成为了历史。历史无法改变,可以改变的是现在和未来。言语要表达的回忆或感情也是多说无益,更多的是不仅是给关注者的交代,而且是给当事人的反思。岁月会流逝,伤疤会愈合,前人的伤痛后人不一定会铭记在心,但是我们不能忘记曾经究竟是为什么输,因为它一定可以教会我们未来到底该如何去赢。

    不管怎样,故事已经以失败作为定义结束。这一年,我们没有拿到理想的成绩,但这并不代表我们没有造出一台优秀的赛车。在此向七太子,向所有为吉速车队提供过无数帮助的赞助商、老师、同学以及在赛场提供热情帮助的各高校兄弟车队,还有每一个关注吉速车队并带来支持与动力的平台粉丝道一声:

    谢谢你,

    还有对不起。

吉速的第八年,新团队的规划与重建已经展开,也许我们会面临无数人的质疑与轻视,会屡屡受挫处处碰壁。但无论道路如何艰难险阻,如何荆棘密布,一定要铭记我们仍未完成的使命,鼓起斗志和勇气,承载着一众吉速人的不甘与期待,继续战斗下去。

愿你继续跑,

迎着冷眼和嘲笑。
与其苟延残喘,
不如纵情燃烧!

To Gspeed 2017. 

关注我们,

遗憾让未来充满悬念。

吉林大学天火吉速车队

Annssen | 文

摄影/航拍/转载 | 图

Love to be loved by You. – Marc Terenzi | 音乐

2017吉速纳新宣讲会回顾

抱歉各位,小编最近得了懒癌,许久没有更新主页。

你们会原谅我的对不对。(嘤嘤嘤)现在就带大家看看纳新之后吉速都发生了什么。

开场准备中

是不是很像学霸呢?
其实我们只是在写大标题
我的牙白不?嘿嘿 
只有我发现了照相机(卖萌)
宣讲ing
俺们滴主持人~
是不是很赞呢

车队指导老师:王达

这就是咱们达哥了

都说认真的男人最帅 是不是很帅呢

各组组长宣讲
中场休息
有小礼品哦
认真脸
(后面总有抢镜的 哈哈 找到了吗)
下半场

关注我们,

遗憾让未来充满悬念。

吉林大学天火吉速车队

张文 | 文

王赛  秦越嵩 | 图

JLU车说|吉速车队2017襄阳特别刊|请纵情燃烧

凌晨,夜色朦胧中,吉速油电队员顺利达到襄阳。

17赛季,或许多有波折,

但终究,我们把最珍视的带来给你,襄阳。

今夜或许难眠,
却无关双十一的狂欢。
一年了,
失落和沉默,我们有过,
但更多被骨子里的激情和忘我的投入淹没。
一年了,
此时,煽情的话不想多说。
一杯敬过往,一杯敬明天,
GspeedV8.0,
请纵情燃烧。

识别图中二维码或戳阅读原文,尝鲜特别刊

谈起襄阳,想起书里郭靖当年,兵临城下,

率众救郭襄时千军万马的厮杀。

而今,在梦想赛车场的队员内心的波澜壮阔,

也抵过那时的声势浩大了吧。

欢迎留下你的心声。

JLU车说|吉速队刊2.0温暖来袭~

小伙伴们还记得春节出的吉速车队首刊吗?

收到了很多小伙伴的鼓励,

所以,

密谋了一个多月,

吉速队刊强势回归——

《吉速队刊2.0——并不孤独的前行者》

这次队刊我们加入了“并不孤独的前行者”这个特别专题,

灵感源于小编有一次跟爸妈通电话的时候,

爸妈小心翼翼地问我五一假期能不能来长春看我,

生怕打扰了我的学习和工作。

(但其实他们更要受来回一共8个小时飞机的折磨)

那一瞬间我突然语塞,

原因是我一直以为把自己“伪装”得很好,

在平静地度过校园生活,

却发现,

自己被忙碌搅乱的生活原来是带有“后遗症”的,

即使不说,也会随着你的情绪和很多生活中的小细节

被身边关心你的人察觉。

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

我从来不是一个人在前行,

即使那些“陪伴”不能真正触碰;

即使那些’陪伴“总是那么小心翼翼容易忽视;

即使那些”陪伴“其实不能真正帮你解决生活上的难题。

但….

这里我就不说了,

相信你也能感受到。

很多人说,长大注定是一场孤独的旅程

我不禁想起龙应台的《目送》里面的一段话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

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

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

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还记得高中的时候对这段话深信不疑

甚至还为此哭了两天

但过了这几年

我却感受到

无论走得多远,前行得多快

温暖,从未远离

人间最美四月天,且听风吟,

愿这期队刊也能温暖你和我。

(给对这个话题有兴趣小伙伴安利一篇温暖小短文——《深沉而无言得寂寞》|吴念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