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未分类

车手训练5月节点体会

车手训练5月节点体会

2017-05-08 吉速车队
“那些冷冰冰的钢铁让我的生活变得繁忙,无暇去抑郁,无暇去附庸风雅。我是一个害怕飞行和痛恨早起的人,只有这堆机械组成的钢铁能让我飞个老远,起个大早,那堆钢铁不光是我的热爱,还是我的教师。”

——韩寒

对于每一个“赛车手”,赛道不在赛场上而在平常生活中。赛场上的风驰电掣是赛车手带给我们的视觉盛宴。而这光鲜明艳的背后,如韩寒所说,是无暇抑郁的繁忙。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车手,一起看看吉速油电车队车手组在起的大早之后,飞了多远。

-刘立源-

    记得《GOING FASTER》对乘坐赛车的体验有这么一种描述,“当车子停稳,你爬出车舱,手脚尚且发软,但心中却如梦如幻。”从此如梦如幻这个词语便成为我心中对赛车驾驶最贴切的一种描述。

在我还是个孩童时,我看到一部外国纪录片:在风光如画的校园里,微风阵阵轻轻卷起落叶,鸟鸣应和着熹微的晨光,而打破这一片平静的,是一阵由远及近的引擎声。一位车手驾驶着赛车,徜徉在那美丽的景色中。这是我第一次了解大学生方程式,那引擎的轰鸣,那矫健的姿态从此在我心中挥之不去,我甚至想象不出还有什么能比驾驶自己亲手制造的赛车行驶在路上更美妙的事情,每念及此,我的脸上总是不由自主地露出无法抑制的笑容。

过去,我总以为梦想就只是梦想,是不可能实现的,而“赛车”更是我所有梦想中最美好却又最遥远的那一个。

但是光阴总在改变着一切。

当我第一次握住吉速七太子的方向盘,心中五味杂陈,欣喜、激动、紧张,甚至有浓浓的不真实感,那是一种无法用言语确切表达出的美妙感觉:怕得要死却又舍不得放开,被刹车和油门弄得头脑发懵却乐在其中,放开离合后那一瞬间头脑的空白却像毒品一样让人无法自拔。一切的一切,让我沉浸在浓浓的幸福感里,仿佛回到了自己第一次拿到驾照时的时光,仿佛令我返老还童,使我脸上再次洋溢起孩童般傻傻的笑容。

渐渐地,我发现我的生活已经无法离开赛车,我的血管里流淌的不再是血液而是机油,我的5000cc自然吸气发动机每日吞吐着氧气和二氧化碳,我的ECU更加冷静和迅速地发出一条条指令……

此时我明白,我的名字叫赛车手。

-李云飞-

   关于这段时间的练车,首先做一个自我评价:赛车驾驶技术有所提升但仍有所不足。就模拟器而言,同样的赛道总有一两个弯道不能总是以逼近极限的方式通过,导致在圈速上总也慢一些;在实车上面对赛道反馈的反应速度略有欠缺;体能极限亟待提升。

对几乎所有的竞技性的赛车比赛而言,车手,无疑是动态比赛中至关重要的部分:能否驾驶着赛车在赛道上保持稳定并且以尽快的速度跑完全程;能否在整个比赛过程中保持身体和精神的快速反应;能否在情况复杂多变的赛道上保护赛车和自己等等。这些问题的肯定回答无疑是对一个合格的赛车手最基本的要求。结合咱们的练车,我认为,既然“练为战”,那么就应该模拟赛场的强度,通过多次的练习逐渐让身体和注意力适应这样一个强度。所有的东西都应该未雨绸缪。以后的训练如果哪一天没法练车,我建议用体能训练补上,不论从体能要求还是作息习惯来讲都有益处。

我不是一个有天赋的车手,但我一直坚信笨鸟先飞和天道酬勤的道理。希望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做到不枉“车手”这个称号,弥补去年的遗憾。

-李晟-

    所谓进步,就是在不断重复一件事的时候不断地反思总结,从而获得丰富的经验,最后能够驾驭这件事。

其实我每次上车训练之后都会对自己做反思总结,所以我先说说从今年第一次练车以来我对自己的反思:

1.应该珍惜每次上车的机会,利用好每次上车来提升自己,因此应该知道自己上车的任务和目的。我应该去更多的更加深入地去感受赛车的性能,应该明白要去感受赛车的哪些特性以及怎样去感受。

2.起步之前先检查档位是否正确。

3.开始时先感受制动,看制动是否能抱死,之后尝试寻找最佳制动力度,但制动性能也在随时变化,应该留意。

4.开始几圈速度放慢一点,熟悉赛道,了解绕桩距离,了解弯道特性。

5.出弯逐渐提早加速,看油门响应。

6.找到刹车点,出弯点,出弯节奏。

7.节奏很重要,很多因素会影响过弯的表现,要努力找到自己的节奏,然后逐渐加快节奏。

8.感受赛车的左右转向特性,要多思考,要谨慎,不能给调车的队员错误的感受。

9.练车前一天一定要早睡!睡不饱,力不足,练车没有用!

10.转速不要太低,不然加速反应很慢。

11.思考如何提高胎温。

12.如何感受到赛车的极限状态,赛车达到极限的时候我是什么感觉,要如何把赛车推向极限并且保持赛车的极限状态。这条应该是目前最应该重视的。

13.应该做好自己本组的事务,保证传动部分始终在最佳工作状态。

14.直道上扫一眼水温、电压,关注赛车动态。

目前对自己的总结反思就是那么多,至于对训练的建议,我觉得在手力这个问题上,车本身手力大是一方面,我们自身力量不足也是个问题,手力再大也不应该十多分钟就开不动了。所以我觉得之后车手们应该增加臂力和耐力的训练。

对未来的想象总是无限美好的,今年我是超想跑耐久赛的,只是我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这个能力,所以我会很努力的。然后就是如果峰哥明年弃我们而去了,如果啊,那么车手组组长这个活我还是挺想考虑考虑的。就那么多了,前路漫漫啊,多动手少说话吧。

-胡海洋-

    在最初加入车队的时候,其实对于车手,我是不抱什么希望的,原因很简单,我超重,而且老妈不希望我做车手,可能是安全原因吧。就算现在,虽然降到了130斤,但体能还是不够六,说实话,我俯卧撑撑死一次四十几个,引体向上嘛……我们说点别的……

我是从小喜欢赛车吧(其实也没看多少赛车),不过真心喜欢,打电玩,只开车,玩游戏,也只开车。我喜欢自行车运动,和安老板一样,不过我不是死飞玩家,我是玩xc的,没错,最low的山地,不过我很向往trail,am甚至说dh,了解一点避震器的皮毛。在大一加车队之前,我用键盘玩forza6,第一次朦胧地感觉到什么叫转向不足,什么叫转向过度,怎么开可能会spin,哪里应该摁刹车,何时应该换挡。

至于模拟器,电车在假期时已经开始了模拟器训练,第一次用上了G27,有种如鱼得水的感觉,证实了之前的一些感觉,也发现了不少新东西,比如循迹制动,渐进加油。后来开学后的训练,得到了峰哥不少指教,有了更多的进步,刷圈速是个漫长的过程,可能要开上几十圈才能发现自己究竟哪里有问题,所以说,练习才会出成绩,这话一点都没错。考核时,也就第一圈有点紧张,再往下,就基本进入状态了,可以发挥正常水平,不过我发现我的圈速波动也不小的,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我依旧不是很会补油,我总是担心会影响到循迹制动。另外,我还有好多要学,例如,我该好好学学悬架动力学的知识,以真正方便悬架组调车。峰哥也可以试着组织学习一下《汽车理论》。

至于实车训练,我本来没想到可以用油车训练,但是结果是竟然可以,感谢油车兄弟们的努力与付出,在此期间还认识了很多油车朋友。老七是我人生第一次真正开的车,这个车意义是非凡的。我其实从没想过自己会是电车第一个参与实车训练的,也是大一第一个开过我们赛车的,我没有驾照,科二只练过40分钟,这次起车足足起了五次,逃生逃了三次才过,还有,我也是第一个把老七刹车开冒烟的,这个13够我吹几年了。最后在安峰学长,李晟学长,云飞学长的指导下,渐渐适应了小七。这车开起来真的非常爽,从未有过的体验。但还是老问题,我不避开我的弱点,我的上肢力量不够,赛车开一阵,手掌酸得不得了,最后带着整条手臂也是酸的,我只好拉起离合,踩下制动,继续开下去会出差错的。另外,还是应该注意脚下,不要碰制动……

至于建议,我希望能够上传一些车载视频,方便大家从中吸取教训,并且每年的车载都要保留,给一代一代的车手传阅,这些东西的宝贵程度是不言而喻的。而且,每场比赛的最快圈速也要保留,方便我们找差距。如果再屌一点,可以试着做一个视频,就是左半边是我们车车,右半边是最快圈速的车车,对比之下,哪里出了问题更是一目了然,这些东西我觉得值得研究研究。还有,增加体能训练。

总之,路有还很长,今年对于电车来讲,是很困难的,车队没有上过赛场的车手是真心很恐怖的,所以我必须更加努力,需要学的还有很多很多。加油海洋,加油吉速!

-刘畅文-

    从三月到五月,不知不觉已经参加17赛季车手培训两个月了。对一名车手的看法也发生了很多改变。最初对车手很多相关的知识了解较少,只是感觉车手单纯的开车技术好就行,这段时间的训练让慢慢明白到一名车手需要了解的知识很多,体能也要很好,心态要好,要注意力集中。

在平时模拟器的训练中,最初心态不太好,比较急躁,每一圈都希望比上一圈快一些,完美一些,希望行车路线能像自己脑海中想想的那样平滑,然而每一次因为自己的节奏慢了一点或者快了一点,导致赛车冲出赛道或者慢了,都不能平复自己心中的急躁,不等跑完一圈就重新开始;后来,感觉这种心态特别有问题,慢慢的尝试着努力去除自己的急躁,就算这一圈已经无法跑的理想,也坚持跑下去,再开始下一圈。我告诉自己,失误造成的时间也应该算在里面,不能因为因为偶然跑出来的一圈很好的成绩就感觉自己不错,当把失误也算进去,最后成绩稳定下来才能算可以了。

记得第一次考核LFS中最基础的BMW方程式时,平时自己在模拟器上训练跑的还不错,可是那天安峰学长检查我考核时,我特别特别紧张,感觉手脚都不太灵活,跑了一俩圈就失误冲出了赛道,重新尝试了几次都是一样的结果。安峰学长问我还要不要继续的时候,我忧郁了一会,感觉自己特别失败,这样都会紧张,到时候真的成为今年的车手,代表车队参加比赛时这样紧张了怎么办?大家的努力会不会因为我而没有结果?我小声的给安峰学长说要不算了。那个时候说这句话的时候感觉特别丢人,不是因为跑的全速达不到要求,而是因为心理素质,承受不了这样的压力。

安峰学长给其他人考核的时候,我还没有走,我继续开着模拟器,一边想着刚刚自己的表现,心理问自己难道一直面对压力就选择逃避?应对这种压力最好的方式不应该心中平静,不考虑其他事情,集中注意力去发挥吗?害怕能有什么用?我以后想走的更远的话,心理面对压力会害怕这个难关必须要去面对,难道一直放弃?如果因为实力不够而考核失败那没什么,但是因为心理害怕考核失败的话,感觉实在太丢人了吧。安峰学长要走的时候,我问可不可以再试一下,他让另个学长帮我考核,说可能压力会小一点。这次一次成功,跑的过程中我不断告诉自己集中注意力,不要想太多,一个字,干。虽然最后跑出来的成绩再平时中不算好,不过这次感觉自己战胜了自己的恐惧。

第二次另一个游戏的考核20圈比较长,跑下来有点累,不过也更加让我认识到车手其实很累的,这个车比较难操作,整个考核中都需要小心翼翼,虽然出现了一点点失误,但也算过关了。考核过后很多人已经开始上车练习,我因为还没有跑进指定圈速,无法上车。

五一前去北京参加ansys培训会耽误了不少训练的时间和大家拉开了些差距,正准备五一补上的时候,突如其来的急性肠胃炎让我再床上躺了好几天,最近几天都不能正常吃饭。

这两天躺床上在想,我要不要放弃算了,最近事情很多,我既是技术组的人也是市场组的人,最近还有车队的学长学姐拉我一起弄一个比赛。和以前的几个好友聊天,吐槽了下我最近的厄运,他们问你真的想放弃的时候,我心中还是很纠结,一个朋友说“既然会纠结那就是不想,只是你感觉困难比较大。坚持下吧,说不定会有收获。”我仔细想想感觉说的很对,又用急性肠胃炎可以让我的体重变轻来安慰自己。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杨若黎-

   在二月末看到Gspeed2017车手训练计划时,先是想到自己有机会参与车手培训,兴奋、激动自不必说,然后注意到训练计划的全面和系统,感到能够通过层层选拔最终成为2017赛季车手的,从体能,驾驶理论,驾驶技术和心理素质都是要十分出色的。去年在纳新交流群里下载的Speed Secrets也只是粗略的看了一遍,所以准备驾驶理论考核的时候还是下了不少功夫,抄抄写写自不可少。最终结果也还算对得起自己的努力,但是难处在于怎样把书本上文字呈现出的东西用到模拟驾驶,实车练习上面去。于是就开始了疯狂的模拟器之路,不知道跑了多少遍的Blackwood,在一次次恼人的spin中不断探索着车辆的极限,因为久久不能取得进展而心神不宁,也会因为小小的一点突破高兴上一整天,有段时间,每天晚上都是在脑内不断循环的熟悉的排气声浪和胎噪中入眠。有时候会想多年以后当我的室友们想起我的时候,会不会满脑子都是我开模拟器的样子。

集体晨练开始之前,一般到7点多才起,现在就算没有闹钟,6点钟都会自己睁开眼睛。平时踢球比较多,对自己的体能还是比较有信心,作为车手,心肺功能和四肢力量至关重要,并且在肌肉状态良好和疲惫的不同情况下,对转向的控制感觉也是有很大差别的,所以接下来对相关肌群的针对训练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平时组内工作过程中,对我们这16赛季的大宝贝还是积累了非常深厚的感情,无数次幻想过能坐进座舱,亲自把它发动的场景。而这一幻想也在近期得到了实现,但直到第三次练车,才逐渐找到了感觉,模拟器开的再熟练,关键还是在于适应实车,培养车感,最终达到像控制四肢一样控制车,头两次练车时由于还没有适应侧向力,在弯中没能控制好车。第二次更是把轮胎蹭上了旁边的车,思考了一整天终于找到了问题:在弯中过多的不必要的打方向,导致一直难以掌握车辆平衡,还有在弯中制动,使转向变得非常困难。在之后刻意注意这些问题后,慢慢适应了车,也找回了一点自信。在之后的练车中,一定要多看多想,随时想着怎么去提升,而不是漫无目的的溜圈子,在掌握车的极限后不断提升人的极限。

在心理素质方面,要有一颗大心脏,能够随时保持冷静和清醒,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出最合理,最正确的操作。需要不断地积累经验,在驾驶中始终保持高度的专注,才能够精准、正确地完成每一个动作。练车时应更具目的性,不断发现自己的问题,并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是我接下来应该做的。

希望自己每次练车都能进步一点,最终成为有能力担得起这份责任的车手。

-孙一-

    转眼已为做车手努力两个月了,这两个月的收获抵得过所有辛苦。

从每天啃《Speed Secrets》到每周大量时间练习模拟器;从笔试考核到紧张的赛道考核;从一三五的晨练到不定期的起早练车……都成为过去两个月充实的经历,宝贵的收获,弥足珍贵,以至于在开私家车时不自觉地试用技巧。

第一次体会圈速刷新的愉悦、第一次从书中找到提高圈速的技巧、第一次忙碌调车、第一次感受用油门调节方向、第一次聆听真车的嘶吼……都历历在目,依然能时刻让我心潮澎湃。

如果问自己相比两个月前有什么不同,除了摸熟两条赛道三辆赛车之外就是怎么样温柔对待一辆赛车、掌握些摸索或学到的驾驶技巧以及对于赛车的关注度。现在我要面对的是把GSC跑进两分十八秒,从而取得上车机会。让我感到可惜的是昨天错过了可能上车的机会。乐观的是我还有时间去联系,去提升。

静心而思,吉速在赛车性能上已经做到了优秀的程度,静态赛的成绩即是证明,但动态赛的沉睡是对手过于强悍。不是我们的车手没天赋、不吃苦,而是练车条件和训练模式相去甚远,车手组的成立也是必然选择。这段时间车手组的执行力和热情都很高,这大概源于车手组是第一年成立,成员组成新鲜、热情高涨。希望这成为精神传承。从我的训练中,我发现一点问题——没有组织过教学交流会。这对新车手的成长没起到加速作用。牛顿曾说自己之所以看的比别人远些,是因为站在巨人肩膀上。学习的过程也是继承、熟练到创新的过程。我想说的是,新车手应该尽可能多的从有经验的车手那里获取最基本的知识和技巧,这可以通过集体交流、讲解,模拟器指导等方式实现。如此,新车手将会少走弯路,提高练习效率。加上大量的练习,思考、修正从而形成自己的驾驶风格。之所以要交流、分享是因为我们比较的不是个人之于车手组其他成员的快慢,而是比较我们吉速车手组之于其他车队车手水平的高低,团队精神才是一个团队的不竭力量源泉。

我坚定的相信车手组的成立必会对吉速成绩提升有所帮助,车手组的体制与精神也会日趋完善,希望车手组的成立成为吉速历史的转折点,我也希望为这转折做出应有贡献。

-张鹏-

    自三月初至今天,参加车手培训已经有两个多月。在这段时间内我投入了不少时间,但也收获了许多,不仅仅是关于车手技能的收获,还有关于赛车,关于机械设计的收获。

首先经过这段时间的培训,逐渐认识到了赛车运动的技巧性,以及车手训练过程的艰苦性。在这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内,每个人都经历了从《速度的秘密》学习,到F1模拟器的训练,从每周三次的早训,到Fvee模拟器的训练,当然比较惭愧的是,由于自己能力的不足以及其他原因,至今未能参与方程式实车的训练。在这个过程中,我越来越认识到,成为一名赛车手,不仅要有足够的天分,也要有足够的刻苦与投入。同样是《速度的秘密》考核,有的同学就能对赛车运动了如指掌,而自己却不能记住一些基本的名词概念;同样是一台模拟器,别人很快就能跑入1分20秒,而自己却总是在一个水平停滞不前。这些事情固然与天赋密切相关,但更加重要的是更多时间精力的投入。

这个学期对我而言显得非常繁忙,不仅要负责电车制动组的设计,同时还要全面参与到车手的培训当中。与其他车手不同的是,我明知自己体力不如别人,所以每周的周二、四、六都去健身房提升体能。当然还有大二繁重的学业。有的时候我也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是我依旧坚持了下来。从大二刚上来,我就意识到,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做所有的事情,也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大学最好的选择莫过于坚持自己想要的东西。可是我该如何选择呢?制动组可以放弃吗?那是一种责任;车手培训可以轻言放弃吗?那是自己一直以来的追求。于是我更多时候,在课业上选择了让步。但是我想,即使放在三年五年后,我也会毫不犹豫地坚持这一选择。

车手培训的几个部分,我都有着不同的体会。首先第一个是《速度的秘密》。这本书的学习与考核被放在了开学前两个周,而这两个周我正在天天跑到驾校,苦练科目二。于是我习惯了在坐在轻轨上学习《速度的秘密》。我学会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极力在海绵当中挤出时间。虽然这次考核的分数不是特别高,但我也没有太多的遗憾。心中有多少的知识就拿多少的分数,我应当接此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开学伊始的每周三次早训,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的作息,从大一刚入校我就下定决心早睡早起,而且还执行了一个学期。可惜大一下参加了车队,各种熬夜,也就失去了这个习惯。现在我很高兴借助车手培训这个机会,改正了自己的作息习惯。

体能培训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除了周一三五的培训外,我也定期去提升体能。不过由于底子比较差,至今也很难说有显著的成效。

当然投入时间最多的莫过于模拟器的训练。一般我都是在早上人比较少的时候去830练习模拟器,因为这个时候人比较少,自己可以练习任意时长,也不会有人打扰。当然缺点就是一个人练习,没有其他高手在一旁指导,所以成绩的提升也比别人慢一拍。不过我认为,只要自己投入时间精力了,去真正投入这些训练了,哪怕被淘汰掉,也没有遗憾。

参与车手培训,也让我见识到了很多有能力、有毅力的人才。能够与他们结识并学习赛车驾驶的技巧,也是一件非常荣幸的事情。

就目前来看,自己的成绩不是特别理想。虽然有些灰心,技不如人,但是既然自己已经坚持到现在了,我想只要给我机会,我一定会坚持下去。


-张兵-

    以前接触赛车比较少,没什么直观的概念,比较感性,谁开的快、哪个团队的车比较帅,就会义无反顾的去追,去喜欢。加入车队之后,参与方程式赛车的设计,慢慢的对赛车有了全新的认识,通过对驾驶理论的学习、模拟器的练习以及实车的训练,更进一步加深了对于赛车、对于车手、对于驾驶的理解。

喜欢赛车、学习新技能锻炼自己的能力、为车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是我加入车队的初衷。上大学之后,才开始真正意义上开始接触F1,有些人会感觉比赛无比枯燥,那是因为他们不懂赛车,不懂这项运动。因为喜欢,所以选择慢慢去接触。最喜欢的车手是现役奔驰车队的来自英国的黑人小伙——Lewis Hamilton,他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里,两岁时父母离异,父亲为了培养他走上赛车之路,曾一度每天打三份工,刘易斯也比较懂事,在服装店做小工也在酒吧打过零工,9岁那年,便向迈凯伦车队老板自荐,希望有一天能为迈凯伦车队开车,1998年,他如愿以偿,正式签约迈凯伦的车手发展计划,成为与F1正式签约的车手,从此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之路,到目前为止,共获得三次总冠军,曾经打败过有车王之称的舒马赫。6年(09-15),他多次登上分站领奖台,但总是与冠军无缘,但他并没有放弃,依然坚持着,在2015年,这个错别多日的冠军奖杯终于又一次揽入怀中,“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孚乱其所为”。他一直是我的榜样,在我困惑、迷失方向的时候,带给我动力,慢慢改变了我,和他相比我的事小之又小,慢慢的调整自己遇事的思考角度、做事的心态,努力地去适应、去迎接每一个挑战。

车手训练已经近三个月,真的有太多的体会。体能训练阶段,有几次由于身体的原因,请过几次假,除此之外,每天训练必及时参加。每天伴着室友的呼噜声,拖着昏昏沉沉的头,爬起床,有人问我,把自己搞得这么累干嘛?值得吗?——6/7点钟的太阳还是挺美的,空气也不错~

累是必然的,‘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为了梦想,既然已经选择了,就没有放弃的理由。训练保证一次不缺席(除了身体的原因),我想我做到了。进入四月份,开始了模拟器的考核部分,说实话自己适应的有点慢,和其他人有比较大的差距,这一点我很清楚,那段时间,除了学习、车队工作之外,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这上面,我相信,付出了时间和努力,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一定会达到我想要的结果。时间一晃来到了五月份,很不幸的是,最近的一轮模拟器考核没能达到既定的标准,真的挺懊悔的,但我真的尽力了。总体来说,真的学会了很多,通过练习模拟器,理论结合实际,针对性的练习走线、油门踏板以及制动踏板的控制等,从陌生到熟练,不断地请教、练习,直至对一辆新车有了很好的认知。但仍然有一些不足之处,通过和其他人的交流发现,入弯的走线并不是很完美,我相信,通过慢慢的练习,这个问题会得到解决的。

未来车手方面,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参与训练,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高瑞麟-

感受:

赛车运动,看的人爽,开的人累。在我报名当车手的时候。我知道我即将会迎来非常多的包括身体上的,思维上的,意识上的挑战。

训练制度很严格,但我感觉这是应该的,毕竟开赛车不是闹着玩,需要严肃处理。因此在训练过程中只要自己能够咬牙坚持的,我没有一句怨言,全部欣然接受。

最初看到车手训练计划的时候,内心是崩溃的。第一,训练强度大;第二,可供自己支配的时间几乎为0。大一 一年我个人的情况是寝室加自习室,运动的时间相比高中大大减少。虽然高中的体育成绩不错,但对现在的我来说,体能训练也成了一个较大的挑战。于是在开始训练的前几天,自己事先做了一点点恢复练习,主要还是慢跑。每次的晨跑,在朋友圈中都有打卡记录。周末有时候自己还会再加一些体能练习。就这样我见证了学校从3月到4月中旬,温度从零下10度的到零上5度的变化,见证了光秃秃的树干逐渐变得嫩绿,也见证了自己衣服越来越轻,当然最重要的,是自己身体素质的提高,跑得越来越轻松了。

然后是 speed secret 的学习。刚开学时间还是很紧的,再加上我看书相当慢,所以2周内读完一百多页的书也很困难。所以每天不论事情多少,我都必须半个小时的时间读完10页。就这样坚持了下来,短短时间内不能说每个细节都能够照顾到。但求不放过每一处不懂的地方。个人认为考核题百分之90出的还是很合理的。自己看书时候有照顾到,但难免有一些用词没能表达出该有的意思。

理论终归要落于实践。模拟器的练习算是比较有趣的环节。但也要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每天反复无常的跑着同一条赛道时间久了也会变成枯燥的事情。LFS还好,但到了GSC,先开始都跑不进3分。失误率极大。自己也是抱着要把其他人比下去的心理,观看AI的跑法,和同学的跑法,然后再一点点突破。这个过程是相当煎熬的,自己的成绩还远远不如要求的成绩,练习时间有限,使我在一段时间内非常的着急。但冷静下来才能发现自己可以提高的地方。档位,油门刹车的力度上,也需要慢慢摸索,包括失误的时候怎样救车,睡觉前躺在床上我都会有所思考。每次练习,在一些弯道处,我都会采用一些新的跑法,一点点和之前的对比,加上和其他车手的交流探讨也使得成绩有了提高。

接下来顺利地上了两次实车,这也是我车手训练阶段的里程碑。毕竟终于开上了!两次开的还算是比较顺利,这也来源于对其他先上车的同学操作的大量观察,使得我的失误率相比其他人大大减小。每次练习前都会调车。所以开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因此要开得慢一点适应车的节奏。当然,我也发现了一些小问题。转向时右转和左转方向盘角度感觉不一致,有时候屏幕会变黑,看不到发动机的温度。而且训练场地感觉有些小,并不敢把车开得太快,也不太敢尝试赛车的极限,怕出事故。算是个小小的遗憾。

虽然我只是个普通的本科生,以学习为主,但这并不妨碍我实现自己的梦想。我要让其他人知道,我们不都是只会读书打游戏的学生,我们也有自己的梦想,而且为了实现它我们愿意吃很多很多的苦,也愿意不断地挑战自己的极限,让自己再快一些。

能当上车手是极好的,可以实现自己的小梦想。不能当上车手虽有遗憾,但毕竟找回了以前强壮的身体,克服了惰性,收获了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便是最大的意义了吧。

一切光辉的背后必存在着常人忍受不了的痛苦,只要还有机会,我必将全力以赴。

不足:

自己开车的时候发现了问题,却不知该将问题反馈给哪个组。对车子的了解不够。

建议:

1.我一直很欣赏学长,但感觉峰哥有点太严肃了难以接近,交流会可以改成聚餐。边吃变探讨,还能增进友谊。

2.感觉开模拟器和开真车完全是两个感觉。模拟器占得比重可以小一些,毕竟最后我们是要上真车的。

3.希望有机会能找个大一些的训练场。

想法:

希望每个报车手的人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根据每个人的擅长点,开车的风格及驾驶习惯确认每个人比赛时对应的项目。

-胡万里-

    经过整两个月的学习和练习,从对驾驶理论的学习到应用,进一步加深了对驾驶技术的理解与认识,也有了操控赛车的感觉,掌握了跟趾降档和循迹制动等技巧。从仅对自己组部件的了解到对全车结构有了基本的认识,进一步了解了我们的赛车。近半个月的练车,也让我养成了早睡早起的习惯,将精力更多的付诸在有意义的事情上。

通过和别人的对比,发现自身最近模拟器的练习存在很多的问题。我发现自己几乎每个弯的速度都会比其他人快,而总成绩却差得很多。后来又发现我的直线速度比其他人慢,就是在每次入弯前的制动点处的速度会慢一些。主要原因有两个,其一是入弯是速度过快,过弯时车会往外甩,贴不住跑道的内侧,控制不好走线;另一方面,入弯时为防止翻车,习惯性带油入弯,使车子很容易推出去,导致出弯时路线不够直,出弯加速不干脆,直线速度提不上来。圈速的提升主要是靠直线速度,而直线速度取决于出弯路线。这几天的练习中,主要是练走线。最近一周看了好多人的开法,自己也不断地尝试去改变,可是圈速的进步很慢,越往上提越困难了,每天练车的时候都是看到别人在开,自己心里也很着急,也在不断练习,想尽快的提升圈速。

对于我们车队的车手训练,我认为在每位新车手上车之前,应该让其了解这辆车的特性,例如什么时候该踩制动什么时候不该踩,踩多少,抱死之后怎么办,车辆出弯时后轮打滑怎样应对,转向不足怎么办,如何开对车的伤害最小。这样既能保证每个人的安全,又能把对车辆的损伤降到最低。在每个人初次上车之前心里有所准备还是很有必要的。其次,赛车运动是很消耗体能的,我认为还可以在练车之余在增加一些力量训练,如俯卧撑深蹲等,增强手臂和腿部力量。

对于自己而言,我觉得还是应该先做好手头事,练好模拟器,争取早日上车。

-吴家杰-

    开了几次车吧,感觉真车和模拟器还是有很大区别。

对于我来说,就是要适应对真车的那种不确定性的恐惧感。模拟器可以重来,真实中任何一个小错误都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所以得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在速度上一步步推进。

还有一个就是体力的消耗,对我来说体力消耗实在是有点大,尤其是体力消耗到一定程度之后,操作的准确性就会下降,脑子也没那么清醒,这时候就会很危险。我现在正在锻炼,慢慢适应。

即将步入五月,我希望周一到周五练车次数减少一点,因为五月中旬和五月末都有考试,到时候可能会比较忙,晚上有时候会复习得比较晚,早上很难起来。就算早上起来了,第一二节课基本都听不进去了,太困。

还有一个就是安全问题,逸夫楼后面还是有点危险了。尤其是那辆丰田和那辆大巴车。

出弯的时候,如果有严重的转向不足,或者悬架,转向出现了什么问题,那是很容易出现严重事故的。

(以上排名不分先后)

关注我们,

发上发车。

吉林大学天火吉速车队

预备车手 | 图

预备车手 | 文

张留瑞 | 编辑

那些在沙中骄傲放纵的峥嵘岁月

为何某高校校园内全校师生集体惊呼吃土?

为何原本平和的长风市突然天色大变?

原本春和日丽的校园风沙骤起,究竟是何人作祟?

作死的小编,神秘的校园,异常的天气,

这三者背后究竟有着怎样不可告人的联系?

多位专家将带我们走进长风市吉林出门一嘴沙大学,

带我们探寻不为人知的秘密。

2017年5月,一阵沙尘突然席卷了长风市,并迅速扩散至周围城市,致使我国东北部陷入沙尘天气。根据卫星云图显示,风沙的中心正是长风市吉林出门一嘴沙大学,为此政府特派多名专家前往该大学防风固沙。

刚一进入一嘴沙大学的各位专家立刻吃了一嘴沙,感受到了该校师生的热情。调查正式开展,可由于风沙太大而导致视野不佳,调查陷入困境。此时的专家组急需一名熟知本地环境的向导,这时以为神秘人的突然出现为原本一筹莫展的调查带来了一线光明。

-小编-

据悉,这位自称为小编的神秘人他的爸爸,妈妈,爸爸的爸爸,妈妈的妈妈,爸爸的叔叔,妈妈的阿姨,爸爸的基友,基友的基友,妈妈的闺蜜,闺蜜的闺蜜都是在一嘴沙大学毕业。他十分了解周围的环境。

-小编全家-

专家们首先询问小编事故发生当天校园内是否有异常现象发生。该小编矢口否认。随后小编带领专家组品尝了一嘴沙各个地点风味各不相同的沙子。调查再次陷入困境。专家准备继续从事故发生前的异常现象方向突破,多次询问小编后,小编透露就在沙尘天气发生前一天,小编刚刚推送了吉速车队发动机点火成功的推文。

这一异常现象立即引起了专家组的注意。随着调查的深入,真相渐渐浮出水面。因为吉速发动机的动力太过强劲,在点火后不久,发动产生的热气流与大气中的冷气流产生强烈对撞。进而引起了风沙天气的形成。

风沙天气的肆虐为广大市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所以政府勒令吉速发动机减小动力,随后长风市的天气转晴,一嘴沙大学的同学们终于不能免费吃土了,不过吉速发动机的动力依然十分强劲,同学们还需多加注意天气变化情况,遇到风沙天气注意采取防护措施哦~也感谢在不良天气下依然坚守在自己岗位上的吉速队员们,栉风沐雨终不负,鞠躬~

关注我们,

栉风沐雨。

吉林大学天火吉速车队

宋轶峥| 图

张留瑞 | 文

张留瑞 | 编辑

G-weekly|小吉点火欢迎新队员

和大家许久未见的G-weekly又回来啦~请各位原谅懒癌发病的小编欢迎大家到文末的评论区与我们互动~

最可爱运营部小编等你哦

<( ̄︶ ̄)/

1. 吉速车队2017赛季春季纳新结束,有一批小鲜肉正在待命
#吉速# #纳新#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不久前,吉速车队2017赛季春季纳新正式落幕,2017赛季新队员与吉速如日方升。
纳新车展
纳新笔试
纳新面试
2. 吉速车队2017赛季发动机完成点火
#G-power# #点火成功#
 4月29日 7:30 纠正了油泵出入口问题,再次尝试点火,发现无法起动但有点火迹象  10:04多次对fuel map及ignition map进行修正后,成功点火。
在下一篇推送中有更加详细的介绍,感兴趣的同学请移步下一篇推送。
发动机组的同学正在进行调试
前排让开,我要看小姐姐关注我们,告别懒癌。

吉林大学天火吉速车队

发动机点火成功全纪录

毕淑敏说:“所有的动力都来自内心的沸腾。”

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赛车,

吉速的动力正是来自于赛车的心脏发动机的沸腾。

不久前吉速的发动机点火成功,

现在就让小编带领大家看看吉速发动机点火的全过程吧。

 

FSC2017

愿吉速继续动力澎湃,

携八太子驰骋赛场!

关注我们,

火力全开。

吉林大学天火吉速车队

杨若黎 | 图

董晴 | 文

张留瑞 | 编辑

春天留给你的除了杏花还有小吉啊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似乎只是一夜过去,

南岭的杏花就像约好了一样一同开放,

春天的天总是蓝得发暗。

“春天在每个夜晚数她的花朵。”杏花春雨自古就是文人墨客的宠儿,

涣散得要命,

出奇得喜欢幻想。

一如往常地走在南岭的杏花大道上,

两侧的杏花树开得着实让人钦羡。

“让我如何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

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春天在南岭留下了她的花朵,

而此时此刻

Gspeed 2017赛季的筹备也正有条不紊地进展着。

春光不负。

你是否想与吉速在这个明媚的春天相遇?

吉速期许着你肯定的回答。

就在明天上午,

文化活动中心前,

吉速车展期待与你相遇。

-图为吉速为车展进行装车-

-图为吉速2016出征车展-

杏花繁盛,

吉速风流。

吉速愿与你一同走过你明媚的大学生活。

吉速车队2017赛季春季纳新

正在同期火热进行。

扫码加入纳新QQ群了解更多

关注我们,

春光不负。

吉林大学天火吉速车队

Annssen | 杏花摄影

谢坚 | 装车摄影

张留瑞 | 文

张留瑞 | 编辑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报名

吉速车队2017赛季春季纳新启动

沾衣欲湿杏花雨

转眼已是四月中旬

南岭校园里增添了一抹亮色

你是否想为自己的大学生活也增添一抹亮色

如果你想那么你一定不能错过
关于吉速

吉林大学吉速车队成立于2009年,是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面向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FSC)组建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目前车队由指导教师王达指导技术工作。


吉速建队伊始就立志成为国际一流的大学生方程式车队,七年来吉速车队坚持走技术创新路线,依托吉林大学相关学科优势和丰富的实验室资源,自主研发了涡轮增压、干式油底壳润滑、电控热管理、制动防抱死、双滚筒节气门、轮辐离心风扇等先进技术;吉速也是国内首个完成整车风洞试验以及质心惯量实验的车队,在空气动力学及整车底盘力学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

秉承“实事求是、创新求进、开放互赢、互利互益”的宗旨,吉速车队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建立了完善的赛车开发体系,现已成功设计制造七代赛车参加全部七届FSC大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

“大学之道”,语出《礼记》。也许这里的大学与我们当前所说的大学并不是同一个意思,但是,今日之大学,依然需要的,是这样的精神。吉速正是一个彰显人人本有的舞台。具体收获?字不如图。

为什么加入吉速

纳新计划

主要纳新组别(戳组别名称查看组别具体介绍)

运营部

发动机组

制动组

车架组

有强烈意愿加入其他组别的同学也可以报名

吉速将于4月22日上午于文化活动中心前进行车展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现场了解详情。

获取纳新网络报名表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Gspeed2017纳新群下载电子报名表

或者在4月22日的车展上领取纸质报名表

扫码加入纳新群了解更多。

关注我们,

欢迎欢迎。

吉林大学天火吉速车队

 

这是小编距离队长最近的一次

“从队员到队长,技术控如何做好管理?”

“靠人格魅力。”

昨天晚上就是小编期待已久的吉速车队特别访谈活动啦,胆小且卑微的小编自言自语地、早早地抢占了前排座位,带好了小坐垫准备认真听油电两位队长大人赐教。访谈的过程并不算太长,不过却涵盖了车队的建立过程、所获荣誉、发展历史、队长个人成绩、大学生活等各类私人与非私人问题,满足了小编的求知欲~

“我看见你了”    “你已经是表情包了”

360°无死角偷拍,太认真回答没有发现小编

私人问题小编不便大家转达~不如直达主题

“从队员到队长,技术控如何做好管理?”

震惊!吉速队长竟然这样回答:

“首先你要爱她。”

赛车手韩寒也说过:“为热爱的人或事洒下热血和热泪,最坏的结果无非就是对方一句‘你想怎样?’。 ”

吉速是个承载着每个队员赛车梦的地方,每个队员的努力都会使吉速走得更远更快。如何做好管理?学渣小编听不太懂队长介绍的管理方法与管理模式,不过小编相信“爱的力量”。

不知不觉这次访谈就在小编的偷拍中结束了。小编翻看主办方活动策划书时看到了如下活动目的:

学渣小编不敢说小编在活动中收获了这么多,不过小编很高兴,因为吉速带小编走进了他的“赛车梦”,吉速就是小编的“赛车梦”。

最后祝福吉速油电车队在2017赛季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也感谢汽车工程学院团委记者团帮助我们办了一场如此精彩的活动。

关注我们,

见证爱的力量。

吉林大学天火吉速车队

 

敲黑板!小吉这个周末不是单身。

日历翻过二月,

一个冬天的阴沉终于散去,阳光正怡,

此时来一个交流活动,那定是极完美的。

待本上神掐指一算,三月四日宜会亲友,

那必然要邀请四海八荒的邻友车队,

来我十里杏林,

(杏花即将开放,各位上神不要着急哦)咳咳,最近有些走火入魔了。

三月四日,我们迎来了兄弟车队

燕山大学燕翔车队,辽宁工业大学万得车队以及长春大学FCC车队的同学

进行来访交流。

小编赶紧擦擦花痴的口水,

出门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


友谊的巨轮

OUR   LOVE


先放上合照一张

早上,吉速队员在能源与动力大楼欢迎了燕山大学燕翔车队,辽宁工业大学万得车队的队员,大家自我介绍之后负责同类事务的队员开始进行讨论。

快来团团坐

一对一VIP交流

小编偷偷告诉大家小编和很多吉速队员们都满心欢喜地翘了课

随后吉速队员带着朋友们来到了拖拉机实验室,参观v7赛车,并实车交流。

认真观察,细节决定质量

软萌的女孩子爱起车来可是不逊色男生的

认真的侧颜

中途大家好像达成了什么不得了的共识

眼看中午到了,下馆子走起,

杏花酿可是要让来客尝尝的

吃吃吃什么的最开心了

下午,我们又迎来了长春大学FCC车队发动机组的同学,吉速车队2016赛季队长骚哥同来自四个车队的大家交流了发动机的相关知识。

骚哥小课堂开课喽!

                  经过挑剔的小编认真观察,竟然没找到一个不认真听讲的,哇,必须呱唧呱唧~以资鼓励,骚哥讲的太精彩。

美好的时间总是易逝的,

不觉间天色就已昏黄。

纵得相逢留不住,

欢馀情未终。

吉速感谢兄弟车队的到访,

彼此携行,共同进步。

我们的故事

未完待续

关注我们,

千里来相会。

吉林大学天火吉速车队

谢坚| 图

张留瑞,张文 | 文

张留瑞,张文 | 编辑

你离赛车梦只缺一个赛车俱乐部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是中国汽车工业传播新思想、交流新技术、宣传新观念的重要力量和增进国际汽车行业交流的重要桥梁。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 成立于1963年,是由中国汽车科技工作者自愿组成的全国性、学术性法人团体;

☑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是亚太汽车工程年会(APAC)发起国之一。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经过五十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推动汽车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得到了国内外汽车行业、社会各界、政府部门和广大科技人员的认可。


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Formula Student China)简称FSC,秉承“中国制造 擎动未来”的远大理想,自2009年引入国内已成功举办七届。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堪称是全国高校中影响力最大、最专业的汽车技术展示、应用平台,是汽车企业最为认可的人才选拔及储备平台,更是世界大学生技术交流的平台。随着影响力的逐年增大,它必将中国未来汽车行业尖端人才培养的摇篮。

吉林大学吉速车队成立于2009年,

是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面向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FSC)

组建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

吉速车队愿与各兄弟院校的参赛车队、

业内相关企业及对赛车技术开发感兴趣的

社会各界人士,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机制,

为将FSC建设成规范、高效和高水平赛事

共同努力。


每一场FSC

每一个参赛团队

每一辆战车的背后

都是一个个赛车人日夜忧心忧虑

一个个零件一点点组装

才有了心尖上的战车

每一份光鲜亮丽的背后,

都是默默不语的承受。

尽管有许多不理解的声音萦绕

但我们依旧执着那份赛车

只有了解,才会理解;

只有理解,才会支持,

希望大家可以更多的理解支持我们,

无论你是否热爱赛车,

只要你喜欢速度,喜欢碰撞的激情

喜欢极速驰骋的畅快

向往自由

那就给我们一点动力,一份支持吧

兴在趣方逸。

希望您能见证吉速人的努力


加入车队俱乐部

这里是你接近赛车梦的第一步

这里涵盖全国所有车队,

由FSC组委会开办

只要你想得到,这里都会有。

关注我们,

心清松下风。

吉林大学天火吉速车队

张留瑞,张文 | 文

张留瑞,张文 | 编辑

“naive!叫醒你的只有梦想吗?”

司机

一大波车手即将抵达战场

        要               

                           车             车


从未听过有人说北国的早春颜色不浓,回味不永

这里有痛快的风、痛快的雪

还有

早起的新司机

不知不觉已经到三月了,可是北方的春天向来来得迟也来得快,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铁丝网分割着这前两天还被白雪覆盖的操场。虽然白雪渐染,可是天气依然不算暖和。

晨兴步北林,萧散一开襟。正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3月1日一早,吉速车队2017赛季预备车手就开始进行体能训练了。-预备车手们列队整齐等待进行训练-

一年之计在于春 

MON

一日之计在于晨

 

 

 

 

 

训练自然少不了晨跑和热身运动 -预备车手们正在训练-

白驹过隙般,2016赛季已经离我们远去

大家正为了新赛季紧锣密鼓地筹备着

今天参加训练的预备车手不久后就将在赛场上

感受赛车的轰鸣和推背感

感谢前来参加训练的预备车手

也感谢曾经及现在依然为车队默默奉献的队员们感谢有你们

轻舟已过万重山

补充

有人开玩笑地比喻F1车手是坐着轮椅的马拉松选手,因为F1赛车手比赛时的耗氧量与马拉松选手相当。  此外,在过弯时强大的横向离心力,会让体内血液流向单边,但此时车手仍需保有冷静的思考和判断能力。因此赛车手的体能尤其心肺功能必须极其强壮。关注我们,

一起早起。

吉林大学天火吉速车队张留瑞 | 文

董晴 | 图

张留瑞 | 编辑

新装备get,致谢杭州先临三维科技


2月18日,通过2017赛季初始阶段的赞助申请,我们吉林大学天火吉速车队收到了杭州先临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杭州先临三维云打印技术有限公司全额赞助的3D打印机,型号为Einstart-s。Einstart-s桌面3D打印机,是先临三维自主研发第二代桌面3D打印。我们满怀期待地对其进行了静态测评和使用测评,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我们今后的赛车设计和制造。


厂家为了保证机器在运输途中的安全,整个包装箱采用了非常厚的楞纸板箱,机器顶部和底部均套有非常厚的泡沫罩,附件在箱内有序安放,保证了各个物件在运输途中不会晃动,避免了其对机器造成损害。

装箱尺寸约为460*420*470mm,总重约为13.5kg。

全金属框架,稳固耐用,奠定高品质打印基础。采用高品质亚克力面板,色彩鲜艳,圆润柔滑,活泼大气,更加个性时尚。 小块头,大容量。设备结构紧凑,约重9.5kg,相比小巧的身型(300*320*390mm),Einstart-s拥有160*160*160mm的成型空间,拓宽了我们3D打印零部件制造的空间限制。产品合格证、产品保修卡、产品介绍手册、开箱指导一应俱全。随机赠送的3D打印玩偶储钱罐让我们惊叹于Einstart-s强大功能的同时,更跃跃欲试,去揭开她的神秘面纱。

工具袋里的送丝管、平台胶水、斜口钳、美工刀、内六角扳手、镊子、铲子等工具方便了我的今后的加工操作,让机械制造融合了艺术之美。随机赠送打印耗材,为无毒无害、绿色可降解的PLA材料,可以在办公室、教室、图书馆、家庭等环境自由使用,不会产生刺鼻气味,更加安全环保。打印耗材标签上注明产品规格、名称、颜色、打印温度等信息,方便使用者的后续采购。


现在,准备好了吗?

开启我们的3D打印之旅吧!


送丝管安装采用快拆接头,打印材料由箱体内部传入送丝管后,操作显示屏,待加热后,即可完成材料安装操作。升级版4.4英寸操作屏,无需连接PC即可完成进退丝、选择打印数据等操作,并实时掌握打印情况。虽然是全英文操作,但操作起来毫不费力。机身右侧是分别是电源开关,miniSD卡槽,数据线接口,电源接口,操作方便。我们既可以链接PC端打印,也可以使用SD卡存储打印。

 

打印平台底部用磁铁固定,方便拆卸。随机赠送的胶水可把打印的物件固定在平台上,防止翘边和偏移现象。之前使用Makerbot Replicator 2产品时,采用胶带纸固定,效果不好,在天冷时翘边严重。从最后的结果看,Einstart-s的这种胶水固定的方式方便可靠。软件操作页面有很好的人机交互性,简单易学,操作提示完整规范,让新手很容易上手。在打开文件、调好参数、生成路径之后,我们便可以开始打印了。XYZ轴运动机构都使用了滑轨滑块的方式移动,并利用步进电机驱动同步带传动。打印过程喷嘴移动稳定平顺、走位精确。

打印过程喷嘴吐丝顺畅、粗细均匀。打印进行中,内置LED灯光让Einstart-s笼罩在紫色云雾中,给人美的享受。经过约50分钟的打印过程,001SHARK.GSD文件打印完成,物件表面光滑细腻。对于这台打印机能否满足我们今后赛车零件的精确度和强度要求,还需要我们之后进行验证。我们对于Einstart-s是充满信心和期待的!


最后感谢杭州先临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杭州先临三维云打印技术有限公司对我们的赞助支持!


3D客, 是一家供众多3D创客汇聚、学习、交流和分享的平台,是未来中国创新力培养的黄埔军校。杭州先临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互联网+3D打印“生态圈中的核心组成部分。

 

3D客致力于让用户进行更便捷的创新。她以分享的形式,汇聚海量高品质的3D数据模型,通过在线3D工具,为专业设计师提供360度全方位的支持,让3D打印充分辅助设计工作。同时,为大众用户提供技术支持,即使不会应用3D设计软件,也可以轻松享受3D打印带来的便捷。3D客可以让每一位普通用户或创客均可将自己的设计作品通过3D打印服务变现,整合软件与硬件,打造创新氛围的社区。

 

在教育领域,3D客一方面培养中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意识,另一方面联合高等学府及社会机构构建3D创客中心,系统化、专业化地培育创客们应用3D打印技术进行创新创业。同时3D客平台将定期举办设计大赛、经验分享、新品众筹等活动,为广大创客提供专家技术支持、实战演练及孵化融资机会。在未来,3D客将不断完善功能与服务,致力于构建面向消费领域的3D打印生态系统。

关注我们,

良品智造。

吉林大学天火吉速车队

董晴 | 文

董晴 | 图

张留瑞 | 编辑

悬架KC实验


提前返校的队员们,早已进入繁重的工作中。悬架组经过缜密筹备、细致核算,完成了悬架KC实验。

      悬架的K特性,即Kinematic——运动学特性,描述由悬架运动引起车轮定位参数的变化规律,主要与悬架导向机构的几何参数有关。对于汽车悬架而言,最最本质的运动,就是汽车在前行过程中,遇到凸凹不平路面时的车轮上跳工况(同向轮跳),或者车辆转弯时的侧倾运动(反向轮跳),总结起来,悬架的K特性就是车轮上下跳时表现出来的运动学特性。

       悬架的C特性,即Compliance——弹性运动学特性,描述轮胎与路面之间的力与力矩引起的车轮定位参数的变化规律,主要与悬架的弹性元件和弹性特性有关。橡胶衬套在受到外力时会产生变形,不同衬套之间的刚度匹配会影响悬架的特性,从而影响整车的操纵稳定性。与K特性不同的是,C特性是指在某固定轮跳下(对应悬架某种载荷状态下)的,对轮胎施加力和力矩时悬架参数的变化。

       K特性与C特性互相影响,共同构成了悬架特性。所谓KC实验,即在试验台中左右施加固定轮跳下,用实验设备测的悬架的K特性与C特性的变化。

进行KC实验对于我们进行赛车设计有这几个方面的指导意义

  1. 验证仿真指标与实际车辆特性的一致性;
  2. 验证车辆左右车轮刚度表现的一致性,评价装配工艺;
  3. 检验侧倾转向的可能性;
  4. 建立整车数据库,以参数指导赛车设计和调教。

Gspeed最近一次做KC实验还是在2011年,六年之后再在KC实验上有进展,说明我们团队在赛车调教方面越来越有方向。

此次实验的装夹为两点式装夹,示意图和实际装配图如下:

装卡示意图实际固定侧视图实际前段固定

悬架位移以及车轮定位参数通过转接接头与轮毂配合进行采集:

转接接头

实验剪影左右轮垂向力变化曲线

根据上图,可粗略看出,左右轮一致性很好,装配间隙对悬架刚度影响较小,悬架刚度变化近似线性,16年的车的刚度优化较为成功。

本次KC实验受到了长春孔辉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公司董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老师的大力支持,在此特别致谢!

关注我们,

持之以恒。

吉林大学天火吉速车队

毛世旺 | 文

谢坚,毛世旺 | 图

张文 | 编辑

Dead and Gone-Justib Timberlke/T.I | 音乐